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疫情后见面,我们用“技术”互相安慰

更新时间:2020-2-23 11:00:19

全国疫情防控情况捷报频传,新增确诊人数逐日减少,各地病愈人数逐日增多,很多地区都已经撤销关卡允许车辆人员流动,全国大多企业也已复工。看到这些消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欣喜和安慰,期盼着生活早日能完全回归正轨。


当我们重新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学习生活的学校时,见到了同样是“节”后余生的同学、老师、同事、上司后,可能会迫不及待的想和他人交流、想谈谈自己的近期的生活和感受,大家会聊些什么呢?对疫情的担心;对英雄的致敬;意外长假中的失控感;对马上进入高强度学习工作的不适应;甚至是在疫情中不幸感染去世的亲人...这些时候我们该如何回应?


image.png


当然,经历过同样时期的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认知,也能感同身受得体会到大多数对方的情绪。可是,我们不一定能用温暖、尊重、真诚的语言去回应和支持到对方:也许我们会对担心回校路上感染病毒的A同学说:“既然国家都出台政策说可以回校了,你就别担心啦!”;也许我们会一边对有电话里有点咳嗽的舍友B说:“我多么想快点见到你啊!”,一边想着还是先去亲戚家住几天吧;也许我们会对一位担心回校后受到歧视的同学C说:“你们已经那么不容易了,怎么还会有人歧视呢?放心吧,绝对不会的,大家只会心疼你们,谁要敢歧视我帮你打他。”诚然,我们想打消他的顾虑、巩固我们之间的友谊,也真心的为大家在防疫战役中的努力而感到敬佩和感动。可是有时候我们过于热情,没有跟着对方的节奏,反而会让对方想躲开你;有时,我们没有注意立场,让对方觉得你在同情怜悯;有时,我们又不够倾听,没有真正理解他担心的究竟是什么;有时候,他只是想借一个肩膀靠着哭一哭,而我们却急着问他为什么想哭...也许,这个时候,我们说话需要一点技术。


image.png



尊重、温暖、真诚是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尊重,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所理解的礼貌,更多的是将对方当做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去对待,去真正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不要忙着下结论,更不要将想法和理念强加给别人。它不仅仅是客客气气的“您”,更多的是“我们”;它是将“你完全没必要这样”改成“你或许可以试试那样”;它是你多问的那一句“为什么?”。当然,在伦理要求中的保密,也是尊重的表现。


真诚,是真实诚恳的态度,但不加修饰的实话实说,往往会伤害我们的关系。懂得在真诚的理念下,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技术的修饰我们的话语,才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友情。我想我们可以说:“我很想参加我们的聚会,好久不见你们,我也很是想念,但目前的刚开学的状况下,是不是可以稍稍延迟一下能让我们更加尽兴呢?”


温暖,会帮助他人消除不安。我相信每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愿意帮助他人,但温暖不是热情,不是冲上去抢过他的行李帮他搬上楼,它应该是含蓄的、柔柔淡淡的、包裹着对方的感觉:比如安静的倾听他假期的经历,不时的点头;因他做出的努力给他一个鼓励、赞赏的微笑;告诉他他现在的情绪宣泄是必要的,我们会陪着...


image.png



除了尊重、温暖、真诚,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不仅听到朋友直接表达的东西,也要听到他表情、动作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有他或许会隐含的意义。不仅听到他灰暗、消极的一面,也要听到他光明、积极的一面。一个在假期一篇文献都没看的同学告诉你他很焦虑,不要急着建议他,先共情他在长假中学习上没有进展而马上要面对老师询问的压力。再听一听,或许他照顾了一家人的饮食、去村里做了维护秩序的志愿者、还有他打着电话陪了被隔离的朋友很多天...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你虽然没能看文献,但你做了很多同样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不仅帮助了他人,也让你发挥了很多价值。”接着可以用一句正常化:“我想,全国在防疫的紧张氛围下,大家的工作学习效率多多少少都会受些影响吧?”如果属实,我们可以再加一句自我开放:“我似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度。”我猜想,他现在的焦虑情绪会降一些了吧。接着我们再具体化一下他的问题:“是看一篇文献就会让你感觉好一点,还是你有什么目标需要完成呢?比如?”当他说出自己的目标,再让他说说他之前的计划,再问问他,现在还能否按照这个计划执行呢?如果能,真好!如果不能,是哪里有困难呢,时间安排?导师提点?还是游戏太好玩?这时候,他自己一定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吧?


总的来说,理解对方的处境,共情到他的感受,帮他具体化他的问题,在尊重、温暖、真诚的理念下,用准确的语音和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你关怀。这样,我们就能携起手来,相互抚慰这一时期产生的心理创伤,更快的从身心都回归正轨,重启我们的2020!


作者:陈大亮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生。

导师:周爱保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人格与自我、文化与自我、语言认知、学习心理。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返回列表

Copyright@2011-2024 甘肃省心理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1547号-1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特教楼601室 电话:0931-7971306 本站由甘肃百纳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50号

您的网站没有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