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2-23 10:41:18
如果问你2020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有人会说是新春佳节和亲友久违的团聚;有人会说是和父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人会说我只想好好宅在家,那么恭喜你,今年你的愿望要实现了。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湖北武汉爆发,迅速波及全国。也让我们象征美好,意味团聚的除夕在今年变得与众不同。有人说庚子鼠年总是意味着不平凡,但是福是祸,过了再说,愿所有的平安喜乐都与新春同来。
作为一种突发的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势汹汹。这场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一时间人心惶惶。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家在“不约”这件事上都意见相同。在这一特殊时期在家安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就是不给国家添乱。然而,在家待久了难免会有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大家都迫切的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怀念曾经的自由自在,想念品尝过的每一种美食,这都让我们的心里泛起了一些涟漪。在心理学上把我们这种现象称为“相对剥夺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斯托弗1949年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社会学家墨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加以系统阐述。
经典的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个体主要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其地位和处境,这是一种横向比较。就好比一座房子可大可小,只要它周围的房子和它一样小,那么这座房子是可以满足居住者的所有社会需求的。但是,一旦这座小房子周围耸立起一座宫殿,那么这座小房子就立刻变成了茅草屋模。这时,这座小房子表明其居住者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从纵向维度对相对剥夺感进行界定,他们认为相对剥夺感是行动者对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价值期待”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或渴望)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获得的生活条件和机会低于或远远低于他们所期望得到的生活条件和机会时,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这一点在这次疫情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春节和我们期待中大相径庭,人们渴望亲朋好友的团聚,渴望人来人往的热闹,渴望回归到以前的生活。而这一切都让人们在期待和现实中产生了落差,也让很多人在心理上产生了“相对剥夺感”。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1、管理信息,做信息的主动收集者
在危机时,选择权威的信息渠道,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 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 , 不道听途说,不做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避免灾难化思维,学会转换角度
大量的负面信息容易引起我们的“灾难性思维”,这种灾难化思维会造成过度焦虑感,令我们失去对局势的合理认知。教大家三招扭转灾难化思维 :(1)把担忧的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比如把“如果疫情失控怎么办?”换成“我担心疫情有失控的可能性。”(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担忧的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前出现疫情时,有过失控吗?(3)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告诉自己想不如做,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行动起来,做好个人护理和室内消毒。
3、接纳自己的情绪,关爱自己
允许自己在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产生紧张、焦虑、恐慌乃至攻击冲动的情绪,理解这些是当前情况下的正常情绪。 意识到自己正在处于应激情绪当中,其实是缓解这些情绪的第一步。“我可以恐慌。”“有这些情绪是人之常情,说明我还挺正常的。”
4、积极交流沟通,获取社会支持
转移注意力、释放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沟通。在疫期,大家可以选择视频、电话等线上方式进行交流,对方也许并不是心理医生,不是咨询师,也许就是亲近的家人、爱人、密友,真心的交流是这个寒冷天气、严酷疫情期最暖人心的良药。
5、适度运动,选择主动式休闲
适当的室内运动,如太极、瑜伽、室内有氧运动,都是适合春节长假期间在家进行的运动方式,不仅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压力的宣泄,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大家不妨试试“主动式休闲”充实自己。就是做那些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比如下棋、看书、烹饪、学习新技能等。
作者简介:
李欣萱,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生。
导师:周爱保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人格与自我、文化与自我、语言认知、学习心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印象更新
Copyright@2011-2024 甘肃省心理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1547号-1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特教楼601室 电话:0931-7971306 本站由甘肃百纳网络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