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2-4 12:13:18
来势汹汹的疫情,使原本热闹的春节少了几分精彩。作为普通群体的我们有必要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了解一些心理防疫常识。
一、感到恐惧是正常、心里千万不能慌
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恐惧是人类情绪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们对此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理解:恐惧是在个体的生物生存或社会生活受到威胁的情境中产生情绪绪,这种情绪是以实际的或想象的危险源为目标的;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恐惧与欢乐、悲伤一样,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是人面对危险情境时的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但是当这个原本保护我们免于受伤的情绪使我们毫无道理的害怕某件事的时候,恐惧便会阻碍我们前行。我们不需要因为感到“恐惧”而觉得懦弱丢人,但是,我们要知道过度的恐惧会妨碍我们的思考,会影响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也会影响我们生活中愉悦和美好的感受,而适当的恐惧有其积极的意义,会促使我们更好的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比如我们担心被病毒感染,所以主动戴上口罩。情绪没有对错,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学会区分情绪,正确面对消极情绪,是调整情绪的第一步。
二、疫情发展正当前,做好防护是关键
发达的网络,透明化的信息,在这次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是目击者,也是参与者。我们每天从各大平台关注移情的发展,了解被感染者的数量,我们庆幸自己没有被感染,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对这次疫情预防。勤洗手,多通风,吃饱穿暖家里蹲。戴口罩,不凑热闹,保护自己最紧要。要无聊,把书看,做出贡献很关键。入口物,要煮熟,从我做起更靠谱。如发热,要就医,及时预防第一位。
三、分清边界线,各干各事第一站
本应该热闹的春节,提前规划了行程,约了朋友,因为疫情,我们乖乖的待在家里,随着年假的结束,有很多人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许多人焦虑,紧张,害怕自己在单位接触到其他人,害怕自己被感染。此次疫情虽来势汹汹,但是我们前有医护人员与疫情斗争,后有强大的祖国作为我们的后盾,并且各单位都采取了消毒,防护的措施,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情绪去应对工作。国家有难,我们不添乱,坚守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各干其事。国家要运转,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我们在单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办公也越来越方便,很多单位开通了网上办公,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在这紧急的时刻降低了人们聚集的概率,一举多得,所以,已经投身到工作中的人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积极投身工作中吧。
四、情绪调节要积极,拥有更多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个世纪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我们对此次疫情所产生的负面的情绪,其实并不是来源于病毒本身,而是对病毒的过度恐惧和病毒所造成的伤害。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我们的无知,有人习惯了接收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只要是关于疫情的相关信息,都深信不疑,且情绪和行为受其左右,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基础;也有人以无所谓的态度,不顾及自己和他人安危,到处刷“存在感”。做为普通群众,我们对疫情的了解来源于网络,新闻,他人的告知,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不听谣言,不传谣言。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作出应对。我们应该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五、适当运动有利,放松心情健康
我们久待在家不运动,不仅会感到无聊,身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增强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的调整,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一定是剧烈的跑步或去健身房等,只要动起来就好,如果你是宅在家里或者被隔离观察,不妨简单的动一动,比如:俯卧撑,或者双臂向上尽量的拉伸身体,也可以选择瑜伽,冥想,三分钟呼吸法等放松身体。总之,避免久坐或者长时间躺着。当然,深呼吸、画画、听音乐等很多方式都有助于我们放松身体,调节心情。
圣人畏因,凡人畏果。面对此次疫情,悔恨已经无济于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与家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相信我们必将取得胜利。
作者简介:张文慧,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9级应用心理硕士,师从杨玲教授
Copyright@2011-2024 甘肃省心理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1547号-1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特教楼601室 电话:0931-7971306 本站由甘肃百纳网络提供技术支持